• 1
  • 2
  • 3

工作室倾情支持高三,聚众智真诚把脉定向

阳春三月,阳光如同金色的绸缎般洒满大地,为我们地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。在这明媚的春光中,湖北省焦龙河地理名师团队深研高考考向,为高三二轮复习献课献策,组织了第二场别开生面的送教高三地理的教研活动。3月26日活动现场,教师们通过听评课的形式,共同探讨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策略,为即将迎来人生重要考验的高三学子们加油助力。在温暖的阳光下,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,为这美好的春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

此次活动分为观摩示范课、评课互动、专家指导三个部分。莅临活动现场的专家及老师有:高一、高二、高三一线教师;湖北省焦龙河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焦龙河及其团队部分成员。他们共同为高三地理学科的二轮复习备考把脉定向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各环节,为高三学子提供更加精准、高效的备考策略。

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王民老师执教了一堂精彩的地理学科微专题 《风》示范课,课程内容深入浅出,节奏明快,师生互动融洽,学生积极性高涨,充分展现了地理二轮复习的微专题有效教学模式。

王民老师对本节课的课程体系精心架构,重点难点明确,内容精炼,逐步深入,清晰解析最新高考核心考点,引导考试趋势,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知识梳理、考题突破及明确考试方向的学习模式,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。

教而不研,则教必失之肤浅;研而不教,则研必失之深晦。课后评课互动环节更是高潮迭起。听课老师们积极参与,各抒己见,畅谈收获,对王民老师的示范课之亮点给予了高度赞赏,也针对观课发现的不足给予了中肯的建议。同时,有些老师也及时提出了平时教学中的疑惑与问题。通过这种交流,既启迪智慧又润泽心灵,同时也明确了专业成长的方向。对于教材的阐释、学生情况的分析、教学过程的规划,以及依据课程标准的对照等方面,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议课说课,使教师们再次深刻理解了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策略。

特级教师焦龙河认为,王民老师这节课以“风”为微专题,围绕高考高频考点展开,结构清晰、注重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,符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(综合思维、地理实践力等)的培养要求。总体上有五大亮点。一是目标导向明确:学习目标紧扣高考考向,从原理掌握(风形成)、技能运用(风向风力判读)到综合应用(区域多风原因及影响),层层递进,不仅明确了复习目标,而且巧妙运用了多种教学技巧,如绘制风向、地图分析、案例讨论,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。二是知识体系完整:基础知识覆盖“风”的成因、受力分析、空间尺度差异(全球—区域—局地)及风力影响因素,逻辑严密,形成知识网络。三是案例设计典型:精选近年高考真题(如2024浙江卷、全国乙卷等)和模拟题,强化考向分析与解题能力;案例探究分类清晰(背景风、局地风),体现地理尺度思想。四是思维引导深入:通过“思辨延伸”模块,结合命题预测试题考向,引导学生从时空综合、要素关联角度分析复杂情境(如焚风、冰川风等特殊局地风,以及背景风与局地风的相互作用关系)。五是课堂氛围活跃。课堂上,学生的参与度高,思维活跃,展现出了极佳的学习状态。通过这样的课程,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,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。

在深入探讨和交流之后,老师们对高三复习方法的讨论达成共识,认为必须结合学生实际,灵活运用教学策略,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。焦龙河老师强调了二轮复习中综合思维、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目标导向,时空思维以及案例设计与高考衔接的重要性,为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指明了方向。

最后,焦龙河老师针对高三二轮复习备考提出几点建议:

1.群策群力,分工协作,研究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例;

2.深研高考真题,瞄准考向;

3.兼顾基础与拔高,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辅导;

4.把握备考深浅度;

5.精选具有素养导向的模拟试题;

6.因班制宜,因学情制宜,让学生熟悉解题规范、命题逻辑,更好的应对高考。

湖北省焦龙河名师工作室团队秉持专业精神,成员们致力于教育事业,以春风化雨之态,润泽学子的心田。在助力高三学子逐梦前行的道路上,他们坚持不懈,致力于远大目标,持续努力,以期再创辉煌成就。

撰稿:李宸

审稿:黄文娇 李晓 焦龙河


Baidu
map